面对接踵而至的外部压力,全省上下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一季度经济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全省经济增速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不仅创下近12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更是连续第9个季度保持高于全国的增长态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项目一线、工厂车间、商场超市、港口车站,从新的发展气象中读懂6.3%的含金量。
当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成为工厂的跑腿冠军,当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分拣物料、搬运料箱……这背后都离不开一双慧眼——激光雷达。
“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了49%,大部分来自商业机器人厂商。”4月17日上午,在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的办公楼里,武汉万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集光电”)总经理胡攀攀正在跟团队商讨激光雷达产品申请国际安全认证的相关事宜。
随着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作为目前最成熟、最稳定、最准确的传感器,市场需求暴涨。万集光电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复杂工业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应用,JN江南注册与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多年来保持300%的年增长率,给不少智能工厂装上了“湖北慧眼”。
胡攀攀拿出一款3D球形激光雷达,这是一个月前该企业刚发布的新产品——超广视角激光雷达。他介绍,依托这只“眼睛”,能实现无人物流车的全视角覆盖,确保无人物流车在复杂的工厂环境中精准导航与安全运行。
湖北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始终是湖北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我省加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一季度,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传统产业蝶变焕新。当“智造”的风吹进制造工厂,传统产业照样能乘风破浪。三环锻造通过集成产线生产数据,实现从原材料上线到锻件产品下线全流程智能化,产品制造周期从5天直接“砍”到1天。一键炼钢、一键炼铜、一键造车……都已走进现实。
新兴产业聚变成势。从产品来看,计算机、电子元件、光纤、锂离子电池产量都取得大幅增长。这背后,是湖北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两大万亿产业持续发力。
未来产业裂变突破。从人形机器人到空天与低空利用,从脑机接口到第四代半导体,25条未来产业新赛道上,是“湖北方阵”加力竞逐的身影。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
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带动钢铁、化工、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0%、18.2%、9.2%。
4月18日,武汉阳逻的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在2500平方米的智能仓里,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机器人——“智狼”多层穿梭车,不停地将货物送到拣货员身边。这里是京东物流智能仓群之一,也是京东平台手机国补订单的发货仓库之一。
“国补上线后,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的手机销量环比增长200%,平板电脑销量环比增长300%,智能儿童手表销量环比增长120%。”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这里,一个国补包裹从分拣到发出最快只要10分钟。
国补激发消费新需求,湖北以抢先机赢主动。1月8日,JN江南注册国家明确扩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湖北率先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拿下手机国补全国首单。
4月12日,顾客在武汉京东MALL空气净化器销售专区体验产品性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今年一季度,湖北消费市场热度高涨。“樱花”持续刷屏,“汉马”跑出精彩,“蒜鸟”爆红出圈、刀郎武汉演唱会一票难求……全省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均高于去年全年增速。
2月20日,京东集团与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武汉第三家京东MALL正式落户汉阳王家湾商圈,计划年内开业,武汉因此成为京东MALL门店数最多的城市。政策的加持、消费场景的创新,令京东在全省线上消费额中的贡献度大幅提升。“进一步助力湖北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京东MALL全国投资发展总经理陈昱说。
国补还激发湖北县域消费活力。京东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湖北各市州和县乡国补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销量增长显著,十堰、鄂州、黄石、宜昌、襄阳增长均达到100%。此外,在潜江、黄石、十堰,3D打印设备、微单相机、usb风扇等广受欢迎,增长均达到130%。
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7.19亿元,同比增长7.3%,比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
限上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均增长42.1%,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37.8%。
“我们选择在宜昌追加投资56亿元,建设邦普时代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将布局产业链进一步向下延伸。”4月17日,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疆信心满满。
邦普时代2021年落户宜昌,在宜昌打造的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创造了52天完成签约到开工、296天实现从开工到试产的“邦普速度”。这次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邦普集团在全国对备选建设地点的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进行充分考量比选,最终仍选择了宜昌,项目2月开工,计划年内投产。
以邦普时代为代表,从湖北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的企业不在少数。我省举行2025年二季度全省集中开工的产业项目中,一半以上为“二期”“三期”等存量企业改造升级项目。
“头回客”来湖北,源于多年来湖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投资者的信心更足了。“回头客”再来湖北,则源于湖北产业结构升级,昨天的投资结构变成了今天的产业结构,有了更适于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进而带动湖北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互补、抱团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多年布局,宜昌已形成邦普项目领航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集群,以宜化为代表的现代化工集群,以三宁为龙头的新材料集群,以安琪为核心的生物制造集群等。随着重大项目一个个落地,产业集聚吸引力增强,逐步形成当地产业的长期竞争力。
今年一季度,我省投资增速长期保持较快增长,也离不开行之有效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湖北近年来坚持“三率两量”投资项目调度机制,促进了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6%,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
湖北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8%,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76.0%,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64.0%,医药制造业增长29.4%。
4月19日,在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场上,“天工”摘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在武汉光谷街头的咖啡店里,“天问”人形机器人系着围裙,用灵巧的双手,为顾客送上一杯杯咖啡。
“有强大算力芯片加持,人形机器人将拥有‘人类思维’和‘运动员身手’。”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副总裁邓堃介绍,黑芝麻智能以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问”为核心载体,打造了领先的机器人“大脑”和“小脑”平台方案,为人形机器人装上16只“眼睛”,实现每秒3.6亿像素的频率眼观八方。
“大脑”由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芯片提供算力支持,致力于让AI模型具备人类的常识和知识,能看懂周围环境、听懂人说话、避障规划路线芯片打造,通过分时操作系统和硬件隔离技术,让机器人端水不洒、爬楼不摔、抓鸡蛋不碎。
2月5日,10款“楚才”人形机器人在武汉洪山礼堂组团亮相,为湖北省“新春第一会”上演科技序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今年2月,湖北人形机器人集体惊艳亮相,拉开科技序曲。随后,炫酷舞者、赏樱特使、汉马志愿者、咖啡店员、生活帮手、巡查智警、嘉宾主持纷纷亮相,让广大网友不禁感叹“在武汉分分钟遇见人形机器人”。
随着中国人机共生社会加速来临,《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让实验室的“小突破”变成产业链的“大布局”。
“武汉造”AI应用蝴蝶效应火遍全球,测试码“一码难求”;传神语联网自研“任度”大模型、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紫东太初”大模型、莱博“科研加”大模型、“北武阿莱门”医疗大模型等大模型加快应用落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一长串产业链、应用场景接踵而至,传感器、减速器、JN江南注册芯片等,加速形成实际生产力。
1-2月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7%、20.1%。
4月18日下午,武汉经开区东风进出口公司会议室里,战略运营部部长赵晓洁刚结束一场越洋会议。屏幕那头,北非某国汽车生产基地内,中国工程师正指导当地工人调试生产线月首辆整车下线。”赵晓洁难掩兴奋,这座海外全链条汽车工厂,是东风汽车品牌“走进去”的里程碑,将直接带动当地就业,激活海外供应链生态。
在欧洲街头,东风岚图、东风纳米等新能源车已成风景线。DONGFENGBOX(东风纳米01)更是连续两个月登顶荷兰电动车市场中国品牌销量榜。
一季度,东风汽车出口整车5.5万辆,同比增长5.8%,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激增138%。赵晓洁感慨:“东风正从整车出海,迈向技术、零部件出海的新阶段。”
4月9日,武汉经开区的岚图汽车总装车间内,岚图汽车第20万辆整车下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摄)
据武汉海关统计,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1743.1亿元,同比增长16.6%。这一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数据表明,湖北出口提质态势明显。
民营企业敢闯,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4%。在今年的第五届消博会上,湖北亿航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无纸化会议系统产品吸引不少外国客户目光。“葡萄牙国家议会、阿联酋迪拜警察学院……这些地方都用上了我们的产品。”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杜子科自豪地说,无纸化会议系统等产品已出口中亚五国。
湖北宝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产品95%以上出口至全球60多个国家。负责人王珊珊透露,今年为韩国凯恩集团制造的船舶储能系统,将满足货轮长时间海上航行的供电需求,首批订单将于6月抵达韩国,安装在100多艘海运船舶上。
在湖北“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支撑下,机电产品成为湖北出口的主力军,占出口额的54.7%,比上年全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三条丝绸之路”交会点的硬核支撑,让“湖北造”能以更快速度和效率出海,武汉阳逻港已开通5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条。
“今年一季度成绩更为不易、更加亮眼。”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评价,湖北“开门红”弥足珍贵。
首季量质齐升的成绩单,汇聚了全省顶压前行、逆势而上的努力。12季以来最高增速,无论和往年比还是和全国比,都在明显加快。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湖北直面困难、正视困难、解决困难,以超强的进取心拼出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
在邹薇看来,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开门红”呈现出实体经济给力、枢纽经济发力、内需稳固出力的鲜明特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7%,代表企业盈利能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33.3%,表示铁水公空蓄势发力,加速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民间投资增长7.1%、全省社零总额增长7.3%,显现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协同发力。她认为,湖北经济在“稳”的基础上,“进”的动能更足。
邹薇分析,湖北经济增速领先全国经济大省,源自经济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从供给侧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迅猛,“压舱石”作用更为显著;从需求侧看,“两新”政策等持续释放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从外贸看,一般贸易、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持续增长,湖北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风浪中的定力、动力更强。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咸宁网咸宁政府网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税务登记证授权声明银行账号湖北咸宁市情简介
主管: 咸宁市委宣传部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咸宁日报社承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